醫療通脹每年攀升,想在不幸患上危疾時財務得以保障,不少人都會為自己或家人選購一份合適的危疾保險。比較危疾保險計劃時,要提防甚麼危疾保險陷阱?Blue資訊團隊與你了解危疾保險的類型,再為你拆解常見的危疾保險陷阱。
危疾保險的類型可分為消費型危疾保險(又稱為純危疾保險)、分紅儲蓄型危疾保險及保費回贈型危疾保險:
保費只會純用作購買保障,沒有儲蓄成份,退保時保單沒有現金價值
期滿時即使沒作任何索償,亦不可取回已繳保費,保險公司只會在受保人合符保單訂明的保障項目時提供賠償
含有儲蓄成份,保單具現金價值及紅利
若符合指定要求,保單持有人可根據保單條款於退保時獲得現金價值及 / 或紅利,金額根據保單內容而定
並非分紅儲蓄型危疾保險,亦非純危疾保費
保險公司會在受保人合符保單訂明的保障項目時提供賠償,或於保單期滿時支付相等於或多於保單的已繳總保費
消費型危疾保險 | 分紅儲蓄型 危疾保險 | 保費回贈型 危疾保險 | |
基本資料 | 純危疾保障, 不包含儲蓄或投資成份 | 提供危疾保障, 亦包含儲蓄或投資成份 | 提供危疾保障, 設有保費回贈成份 |
保障期 | 較短,通常為1年至20年, 但期滿時可續保,通常可續保至65-85歲 | 較長,通常為「至100歲」 或終身 | 較短,通常為10至20年 |
保費繳付期 | 根據保障期而定 | 較短,大致為3至20年不等 | 較短,通常為3至10年 |
保費繳付模式 | 年繳或月繳 | 年繳、月繳或 季度繳付 | 年繳或月繳 |
定額保費 | 於保單續保時調整保費, 保費或因年齡增長及 / 或 其他因素而提高 | 一般不會因年齡增長 而提高保費 | 一般不會因年齡增長 而提高保費 |
保費 | 較低 | 一般較高 | 一般較高 |
現金價值及紅利 | 無 | 有現金價值及 / 或利紅 | 有現金價值,但沒有紅利 |
賠償性質 | 視乎計劃,一般 只提供一次危疾賠償, 成功索償後保單自動完結 | 視乎計劃, 提供一次性或多次賠償 | 一般只提供一次危疾賠償, 成功索償後保單自動完結, 若於保障期內 沒有就受保危疾成功索償, 可獲保費回贈 |
危疾保險保額一般建議為保單持有人年收入的2至3倍,一般嚴重疾病都需要約2至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醫治或復康,期間患者未必能夠如常工作,因此才出現危疾保險保額最少需要定於年收入的2至3倍的說法。其次,危疾保險和醫療保險不同,非以實報實銷形式作出賠償,而是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用途亦不設限制,保單持有人可用作應付自己或者家人的日常開支、支付醫療保險無法涵蓋的復康治療費用、甚至用作供樓,因此危疾保險的用途也擴展至彌補受保人的原有的收入。
留意上述指標只供參考,實際的危疾保額仍需視乎自身家庭負擔、財務狀況、身體狀況及年齡等而定。如想了解更多危疾及醫保的分別,你亦可參閱【危疾保險vs 醫療保險】文章。
市場上危疾保險的選擇繁多,在購買危疾保險時,投保人又應該注意甚麼呢?
投保前應花時間了解保單的承保範圍,每份危疾保險對於「危疾」的定義都不同,雖然癌症通常會被列入危疾保險的保障範圍,但注意部份計劃註明不保某些器官的早期癌症或原位癌,亦有保單不承保轉移或復發的癌症,就首次承保的復發癌症,亦設有等候期。如你想獲得最適合的保障,就應先了解保單的保障範圍,以免到索償時才發覺所患疾病並不受保。
通常危疾保險保障的疾病數量越多,保費就自然越高。不過涵蓋的疾病數量多並不代表越實用。根據香港某保險公司2022年的嚴重疾病理賠報告,癌症仍然是引致嚴重疾病的首要原因,因此在選購危疾保險時,必須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保障範圍。
此外,上文亦有提到消費型危疾保險、分紅儲蓄型危疾及保費回贈型危疾保險的分別,一般來說,因分紅儲蓄型危疾保險的保障期較長,而且有儲蓄成份的關係,保費通常會較貴。另外,分紅儲蓄型危疾保險亦會因斷供或退保而造成保單現金價值損失的風險。購買前宜先恆量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否穩定。保費回贈型危疾保險同樣因設有保費回贈的關係,保費亦通常較貴,但由於保費繳付期較短,其斷供的風險相對較低。
最後,與購買醫療保險一樣,投保人應留意保單有關等候期的條款。市面上的危疾保險等候期通常由90至120天不等,如果受保人在等候期內患上危疾,將不會獲得保障。
Blue提供3款純危疾保障及1款保費回贈型危疾保障,保單等候期只需60/90日,較市面上其他危疾保障計劃短。
WeCare 危疾保障計劃1針對癌症、心臟病發作及中風3大危疾;WeCare 原位癌症保及WeCare 全面癌症保則針對不同階段癌症,根據保障額提供一筆過現金賠償,在不幸確診受保項目時,生活開支或醫療費用得以保障#。
Blue全新WeCare 109%回贈危疾保,計劃涵蓋38種常見危疾及4種特別疾病,不幸確診受保項目時,會根據保單合約作出一筆過現金賠償;如保單期滿時從未於保障期內就受保危疾成功索償,便可以獲得已繳總保費的109%回贈#,幫你做到功守兼備!
Blue提供儲蓄、人壽、意外、危疾、門診醫療及藥劑等多種保險產品。如欲了解更多,歡迎電郵(inbox@ask.blue.com.hk)或直接WhatsApp +852 9559 5665查詢。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有關產品及優惠均受其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詳細請參閱產品主頁。
本文由Blue資訊團隊撰寫,資料僅供參考之用,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Blue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可能存在差異,投保前須了解清楚、分析和比較從而找出合適的保險產品。
參考資料: 中國人壽 - 2022個險理賠年度報告